欢迎访问美兰大学官网!

Mila university

美兰大学

关于美兰大学

About Mila University

美兰大学(Mila University,简称MILA)是中国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推荐院校,是一所集商业管理、信息科学、工程技术和生物技术等多学科国际化综合性大学,面向全球招生,全英语教学,拥有学士、硕士和博士授予权。

全部课程获马来西亚高等教育部和学术鉴定局的批准,学历学位国际承认。

2022 年马来西亚高等教育Setara评级为五+星级;东盟应用型私立大学排名第11位;学生就业率排名第2位;

2024年QS亚洲大学综合排名第551-600位;东盟大学排名第88位。

学校优势

区位优势:
       MILA位于马来西亚森美兰州汝来新城(大学城),比邻首都吉隆坡,校园占地 862亩,依山环湖而建,风光旖旎,景色秀丽,气候宜人,生活设施齐全,路网四通八达,距离吉隆坡市中心约 35 公里,距离吉隆坡国际机场仅15公里,出行十分便利。

就业优势:
       MILA周边有马来西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区和多媒体超级走廊等众多高新产业园,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训、实践、实习和就业机会,学生就业后薪酬高、待遇好,发展和晋升之路畅通。

文化多元:
       马来西亚是多元文化国家,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留学马来西亚,有助于学生打开全球视野和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生活便捷:
       相对于欧美国家,马来西亚生活成本低廉。学校建有完善的生活设施,如学生公寓、学生食堂、商业街、医院等,师生生活便捷。

发展战略

办学定位:
       相对于欧美国家,马来西亚生活成本低廉。学校建有完善的生活设施,如学生公寓、学生食堂、商业街、医院等,师生生活便捷。全面创新教育教学理念,迅速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创新型复合型高级人才。

办学目标:
       经过 3-5年努力,把MILA建设成为马来西亚校园环境优美、办学条件优越,设备设施齐全、师资队伍优秀、人培质量优良的知名国际大学。

建设规划:
       5年内建成70万平米建筑,包括东西大门、综合大楼主楼、三幢教学大楼、文化艺术中心、学术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图书馆、体育活动中心、学生活动中心、田径运动场、摄影棚、停车楼等。

去马来西亚留学

去马来西亚留学

省心、省时、省力、省钱
  • 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政治最稳定,社会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 高素质的国际化教育水平和合理的收费,马来西亚已成为全球高等教育卓越教育中心之一,全球国际生理想的升学目的地国家之一;

  • 马来西亚是全亚洲消费水平最低的国家之一,并拥有高效率的医疗卫生系统,就医方便,各项生活费用低廉;

  • 马来西亚距离中国较近,直飞海口、广州仅3个多小时,直飞北京6个小时;

世界顶级校园

世界顶级校园

高科技教学设备和生活配套设施
  • 东南亚唯一通过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LEED白金认证的绿色校园;

  • 遵循世界前沿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的校园功能设计和校区建设;

  • 先进的科研级实验室和仪器设备供学生学习时使用;

  • 多种文艺体育设施,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世界级高品质教育

世界级高品质教育

全面支持课程学习
  • 国际化课程设计和高素质教授团队;

  • 全部课程获得马来西亚高教部和学术鉴定局的批准,学历学位广受国际承认;

  • 工程类学士课程包括化学工程、计算机工程、土木工程、电气与电子工程、机械工程皆获得工程师认证委员会的认证;

  • 与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CIMA)建立合作关系,管理会计课程获得CIMA和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的认可;毕业生可获得CIMA和ACCA的专业认可;

  • 被马来西亚高教部授予生物科技卓越产业中心优秀合作伙伴奖。

可学分转移的国际高校合作网络

可学分转移的国际高校合作网络

与世界名校建立学术的桥梁
  • 与世界级名校建立教学科研合作关系,提高学界知名度;

  • 在读学生可选择申请去英国名校兰卡斯特大学、莱斯特大学、澳大利亚名校迪肯大学、莫道克大学、美国名校北达科他州立大学、密尔沃基工学院及玛尼帕尔大学(印度)等继续学习,学分可转移。

国际多元文化的融合

国际多元文化的融合

建立多元的全球民族意识
  • 在校学生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

  • 国际生比例可达60%, 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为主要生源国;

  • 多类型学生文化团体,促进国际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 建立跨国人脉网络,扩展国际视野,提升个人国际竞争力。

广泛的产业合作关系

广泛的产业合作关系

校企合作为学生就业铺路
  • 与著名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如安永、毕马威;又如马来西亚ASTRO,CELCOME、MRCB等大企业,提高学校的产业知名度;

  • 扩展学校的教学资源,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

  • 方便学生的实习安排;

  • 为学生毕业后就业打开通道、铺平道路。

培育国际学术、经济和技术交流的

培育国际学术、经济和技术交流的

二十一世纪优秀人才
  • 得力于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支持,中国投资,国际办学;

  • 成为中马及中国与东盟间交流合作的平台和桥梁;

  • 培养富有社会意识感和创新精神,投身国际学术、经济和技术交流的精英。